期末考试必胜指南和考试综合症SAY NO!
期末周的脚步临近啦,紧张氛围在校园里渐渐弥漫开来。也许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,心中涌起一阵焦虑;也许想到即将到来的一场场考试,情绪变得焦躁不安;也许担心复习不够全面,害怕结果不尽如人意。但请相信,这都是很正常的反应,每一位同学这时都会或多或少感受到压力和紧张哒。
然而,焦虑不能解决问题,过度焦虑还可能影响复习效率和状态。所以,让我们直面它,用有效方法应对。
PART01什么是考前综合症考前综合症
考前综合症通常指,一部分同学在考试前夕,由于紧张所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感。生理上的不适感通常表现在:心跳加快、头晕头痛、失眠多梦、注意力分散等,心理上不适感常常表现为:焦躁、恐慌、坐立不安,情绪低落等。
“考前综合症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从生理角度来分析
大脑皮质上的神经在活动过程产生了负面的引导。出现过度担心的现象正是大脑皮质神经活动过程中“相互诱导”规律的表现。
从心理角度分析
同学们在考前往往会担心自己的成绩。过多的杂念的产生会导致情绪异常波动和焦虑。

从日常学习生活角度分析
学的不够扎实,心里没底;期望过高,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过大;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有失败的经历。
PART02如何缓解“考前综合症”?顶级思维+顶级心态=王炸!
顶级思维:
1.肯定自己,当下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。
2.复习时,比起去焦虑自己还有那么多没复习完,我更愿意去想:好棒啊!今天又复习一个知识点,因而感到充实。
顶级心态:
1.淡化考试。多想想“不就一场考试嘛,人生是狂野不是轨道,世界不会因此而改变”。
2.正视“紧张”这种歌情绪。考前紧张、兴奋很正常,太过放松反而不好,而且适度紧张和兴奋有助于我们保持专注力。
PART03如何应对知识的遗忘
艾宾浩斯记忆法:
使用方法:按照特定时间间隔进行复习,如学习后的5分钟、30分钟、12小时、1天、2天、4天、7天、15天等重复复习。
建议:制作复习时间表,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复习知识点;及时记录复习情况,确保每个阶段都落实到位。

海马体记忆法:
使用方法:利用海马体活跃的时间段,如睡前和起床后进行记忆;通过多次重复加深印象;将知识与情感、场景等联系起来。
建议:晚上睡觉前集中精力复习重要内容;早上醒来后再回顾巩固;尽量将记忆内容形象化、情境化,激发海马体的作用。
PART04如何调试考前焦虑心理
焦虑重估:
考前的焦虑生理状态和兴奋其实非常相似,我们可以试着解读成:我很在意,很兴奋,很期待这次的考试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心理学家艾莉森·伍德·布鲁克斯(Alison Wood Brooks)通过研究发现,仅仅是把焦虑贴上兴奋的标签,也可以显著影响信心水平和表现。她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分别让受试者完成公共演讲、唱歌、做数学题等让人紧张的事情。在各项实验中,当受试者把他们的焦虑情绪定义为激动、兴奋时,他们的表现出色很多。
腹式呼吸:
焦虑往往会激活交感神经,那是一种应激状态,让我们血压上升、心率加快。进行腹式呼吸有助于唤醒副交感神经,它与交感神经相互拮抗,促进生理的平衡。如果练习腹式呼吸有困难的话,也可以尝试肌肉放松练习。
转移注意力:
告诉自己现在做什么,而不是不做什么。比如“不要想白色的熊”这样的指令,往往让我们下意识地在大脑中浮现出白熊的形象。因为潜意识往往分不清“要”和“不要”的区别。如果我们对自己说“不要紧张”,潜意识听到的恰恰是“要紧张”。所以,利用潜意识的规则,告诉自己“放轻松”、“平常心”等正面的话语往往更有帮助。
拥抱自己:
双手交叉,拥抱自己10-30秒。拥抱可以促进催产素的分泌,这是一种降低压力水平的激素。在拥抱的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说“不管怎么样,我看到你这段时间的投入”、“不管怎么样,把自己会做的答对就好了”等等。
关于睡眠:
为了养精蓄锐,不少人会在大考前提前睡觉,结果不仅睡不着,反而让自己更有压力了。事实上,最好的方式是依照平时的生理时钟,因为到了平时睡觉的时间会自然地产生困意,也更容易入睡。另外,睡前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活动,比如冥想、瑜伽、泡脚、听音乐等等。
亲爱的同学们,请记住:你们已经尽力准备,只要尽力发挥,无论结果如何,你们都是值得骄傲的。保持自信,相信自己,你们一定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。祝所有同学们,考试顺利,心想事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