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
作者: 时间:2020年04月07日 22:39 点击数:
(1)智力正常。智力正常是个体从事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,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、适应环境变化的心理保证,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。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,关键要看其是否正常、充分地发挥了效能,即有强烈的求知欲,乐于学习,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。
(2)情绪健康。积极、稳定的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。一个情绪健康的人并非没有情绪或一直保持正面情绪,而是这个人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,能合理地表达甚至宣泄自己的情绪。
(3)正确的自我意识。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,指人对自己以及对他人、对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。一个自我意识良好的大学生能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,对自己的能力性格、优缺点能客观评价,既不狂妄自大而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,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可能发展的机会;同时,能接受自己,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,不骄傲,也不自卑。
(4)人格完整。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。一个人格完整的人,人格的各个方面能够以整体的精神面貌完整和谐地表现出来,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。人格完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。
(5)人际关系和谐。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。其表现
为乐于与人交往,敢于与人交往,善于与人交往;既有广泛的人际关系,又有稳定的知心朋友;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,有自知之明,不卑不亢;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,能正确处理人际冲突,化解矛盾,处理好竞争与互助的关系;宽以待人,积极交往的态度多于消极态度,交往动机端正。
(6)意志健全。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,所进行的选择、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。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,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,在困难和挫折面前,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,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,而不是盲目行动、畏惧困难、顽固执拗。
(7)社会适应良好。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关系的能力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方面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,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清晰、正确的认识;另一方面能够主动调整个人与社会现实的矛盾,主动适应现实,与社会保持一致。
(8)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。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,应该具有自己年龄相符的认知、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,及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。